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一、单项选择题
1.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心理辅导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B.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健全
C.考试焦虑不是心理问题
D.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3.教师对学生期望的积极预言效应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太效应


4.学习新信息对回忆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是(   )。
A.倒摄效应
B.前摄效应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就要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二、案例分析题

1.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就认真备课、讲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她经常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惩罚他们。
请从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王老师教学生学习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上是什么?”
学生想了想:“头发。”
老师:“头发上面是什么呢?”
学生:“屋顶。”
老师:“屋顶上面呢?”
学生:“瓦片。”
老师有点着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
学生低语:“还有,还有小鸟在飞。”
请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3.课堂上,胡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几笔勾画出一只公鸡,并总结出画公鸡的七个要素。接着,胡老师让四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四种不同的图形,由胡老师按画公鸡的要素依次在这四个不同图形上分别添加几笔,画出了四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都想一试身手。于是,胡老师让全体学生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画画的过程中,胡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画得不像,而是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胡老师要求学生剪下画好的公鸡,贴在一张画有养鸡场的铅笔画纸上,构成了一幅具有千姿百态公鸡的漂亮作品。后,胡老师别具匠心地用铅笔画和纸篓做成了立体鸡,并在鸡背上开个洞,让学生把剪下的碎纸片儿揉成颗粒作为饲料喂鸡,教室很快干净了。
请分析案例中的胡老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师角色。

三、论述题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