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诸多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列属于这些宝贵历史经验的有: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
②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
③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
④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
⑤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①②③④⑤项正确,故正确的有5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按照规定向( )申报。
A.国务院
B.海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法律)知识。
第二步,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申报。海关发现个人出入境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通报。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3.下列成语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司空见惯——韩愈
B.老当益壮——马援
C.韦编三绝——孔子
D.初出茅庐——诸葛亮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司空见惯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司空见惯”。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职)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A项中“韩愈”对应错误,应为“刘禹锡”。A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老当益壮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老当益壮指年纪大了,志气应当更壮;比喻年纪老,但体力和精神更加健壮或者干劲更大。B项正确。
C项:韦编三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C项正确。
D项:初出茅庐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刘备去打天下,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D项正确。
4.以下选项既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是:
A.享有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B.依法纳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C.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提升文化素养
D.参与选举活动,行使民主权利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知识。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在中国,宪法确认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宪法中的其他内容,包括颠覆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权制度;损害宪法所赋予的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或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故意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言论,都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A项错误。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所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B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所以,“参与选举活动”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D项错误。
5.下列应计入我国当年GDP的是:
A.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所得收入
B.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所得收入
C.销售一辆用过的二手汽车所得收入
D.汽车制造厂买进的5吨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从定义来看,它有着明确的范围界定,“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等特定时间段,“国家或地区”明确了地理范畴,“最终产品和服务”则限定了核算对象,“市场价值总和”说明了计量方式。
A项: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所得收入应计入我国GDP。依据GDP核算的国土原则,只要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生产活动,无论生产者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其产出都应计入我国GDP。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我国境内生产活动的成果,所以应计入我国GDP。A项正确。
B项: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所得收入不应计入我国GDP。因为GDP核算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的生产活动,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这是在境外的生产活动。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外的生产活动成果,所以该项收入应计入我国GNP,而非GDP。B项错误。
C项:销售一辆用过的二手汽车所得收入不应计入我国GDP。GDP核算强调只包含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二手汽车在首次生产销售时其价值已计入当年GDP,再次交易只是已有财富的转移,并没有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为避免重复计算,所以不计入GDP。C项错误。
D项:汽车制造厂买进的5吨金属材料不应计入我国GDP。GDP核算针对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金属材料作为生产汽车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价值会在汽车这一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得到体现。若单独计入金属材料价值,会导致在计算汽车价值时重复计算这部分材料价值,所以不计入GDP。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GDP计算公式,不同核算方法有不同公式。
①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②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GDP=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6.下列选项中描述的场景或事件,有可能发生的是:
A.李鸿章访美的过程中,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B.宋太祖正在吃西红柿鸡蛋面
C.康熙皇帝阅读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张学良听歌曲《走进新时代》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文化常识知识。
第二步,A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时间是1792年5月17日。当时,24名美国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外的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梧桐树协议》,从而创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李鸿章访美发生在1896年,“李鸿章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可能发生的。A项正确。
C项;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6年,牛顿的不朽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面世,所以“康熙皇帝正在阅读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有可能发生的。C项正确。
D项:张学良,男,汉族,字汉卿,号毅庵,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94年,移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收录于1997年4月1日张也发行的专辑《走进新时代》中。张学良听歌曲《走进新时代》是有可能的。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项。
【拓展】B项:西红柿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才传入中国。B项“宋太祖吃西红柿鸡蛋面”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B项错误。
7.选举权不是宪法“认可”的权利,而是人民通过宪法“创造”的权利,选举权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密切的权利,以下人员具备选举权的有:
A.不满16周岁的李某
B.处于被剥夺1年政治权利期间的张某
C.检察院工作,已满23周岁的赵某
D.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的田某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李某不满16周岁,不满足年满十八周岁这一条件,不具备选举权。A项错误。
B项:张某处于被剥夺1年政治权利期间,依照2024年版《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因此,张某不具备选举权。B项错误。
C项:赵某在检察院工作,已满23周岁,满足年满十八周岁且未提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等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具备选举权。C项正确。
D项:田某虽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但未表明其被剥夺政治权利,满足年满十八周岁等条件,具备选举权。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D选项。
8.下列相关生物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藕属于植物的茎
B.土豆属于植物的茎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D.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动植物知识。
第二步,A项、B项: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起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分、储藏营养物质等作用,是大多数植物的主干,但也有大量变态茎如仙人掌的块茎、洋葱的鳞茎、荸荠的球茎、姜的根茎、草莓的走茎、葡萄的卷须(茎卷须)。藕,大多数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与A项表述一致。马铃薯可食用部分属于其地下块状茎,与B项表述一致。A项、B项正确。
C项:爬行动物是一类脊椎动物。它们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大多数爬行动物是卵生,把卵产在陆地上,其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鳄鱼、蜥蜴、蛇都是典型的爬行动物。与C项表述一致。C项正确。
D项:两栖动物是一类脊椎动物。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比如蝌蚪有鳃,可以在水里呼吸。成年后大多数可以在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皮肤也能辅助呼吸,像青蛙在陆地上主要靠肺呼吸,在水里皮肤也能摄取一些氧气。两栖动物一般是体外受精,雌性把卵产在水中,雄性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大鲵,即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与D项表述一致。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三、判断题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人的意志自由,即人们能够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同时,也涵盖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意味着人们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马克思主义始终追求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不再受私有制、分工等不合理因素的奴役,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力,达到自由的理想状态。
因此,本题正确。
10.“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动物的活动也属于实践。( )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实践”是指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动物的活动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本能和技能,但这些活动是动物的本能行为,缺乏人类实践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因此,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