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题型:多选题)
维生素D受体主要分布在( )这三个部位
A.心脏
B.小肠
C.肾脏
D.骨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
本题考察维生素D的生物作用。
A选项错误:心脏并非维生素D的作用对象,并不存在相关受体。
B选项正确: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C选项正确:维生素D对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升高血钙和血磷,促进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增强骨的形成。
D选项正确:维生素D可与PTH协同,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故此题选BCD。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内分泌-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维生素D的活化、作用及其生成调节" ]
第2题(题型:多选题)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类型之一,下列关于其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严重者可出现氮质血症
B.明显水肿
C.高白蛋白血症
D.高脂血症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
本题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选项正确:当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单位受损,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导致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升高,形成氮质血症。
B、D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肾病综合征是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
故此题选ABD。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联系" ]
第3题(题型:多选题)
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生理状态下以抗凝为主,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有
A.屏障作用
B.抗血小板黏集
C.促进纤维蛋白生成
D.抗凝血酶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
本题考察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A选项正确:完整的内皮细胞把血小板凝血因子和具有促凝作用的内皮下成分隔开。
B选项正确: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前列环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C选项错误:内皮细胞能够合成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活化因子,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D选项正确:内皮细胞能够合成血栓调节蛋白、抗凝血酶,灭活凝血因子。
故此题选ABD。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
第4题(题型:多选题)
炎症依其病程经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这两大类,下列有关急性炎症的说法正确的有
A.血管通透性增加
B.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
C.可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D.有白细胞的渗出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CD
题目解析:
本题考察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A选项正确:急性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主要和内皮细胞收缩、损伤和穿胞作用增强有关。
B选项错误:急性炎症时,炎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C选项正确:急性炎症时,首先血管扩张、血流加速,随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甚至血液淤滞。
D选项正确:在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基础上,白细胞渗出血管聚集到感染部位,激活并发挥吞噬和免疫作用。
故此题选ACD。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炎症-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
第5题(题型:单选题)
当血钾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A.先升高后降低
B.逐步升高
C.逐步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心肌的生理特性,血钾浓度是影响心肌兴奋性的重要因素,当血钾逐渐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血中K+轻度或中度增高时,细胞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距阈电位接近,兴奋性增高;当血中K+显著增高,静息电位绝对值过度减小时,Na+通道失活,兴奋性则完全丧失。因此,血中K+逐步增高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理特性" ]
第6题(题型:单选题)
对患者基础代谢率的影响最明显的疾病是
A.白血病
B.糖尿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艾迪生病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基础代谢率正常范围是相对值在±15%之内,相对值超过20%时,说明可能有病理性变化。在临床上发现很多疾病都伴有BMR的改变,特别是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时BMR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20%-40%;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比正常值高25%~80%。而A、B、D选项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不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知识点:
[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基础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