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一、判断题

1.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利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那么,“接受式学习”就有意义。 (    )

2.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二、单项选择题

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方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5.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两种争论理论包括形式教育论和(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6.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A.初始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正确的是(    )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B.愤:愤怒 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 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 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8.德育“认知模式”中,设置两难问题是为了(    )
A.道德发展的形式                     
B.测量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C.测量道德发展的能力                  
D.测量道德发展的结构


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科学,都务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0.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