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
A.主气的升发
B.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C.通行三气
D.元气之别使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的知识点。(2)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若雾露之溉(B对)。主气之升发是上焦功能活动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上焦的功能(A错)。通行宗、营、卫三气是上焦的功能活动之一,不是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C错)。元气之别使,指三焦而言(D错)。故本题选B。
2. “中焦如沤”是比喻: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的知识点。(2)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难经》亦持此说,如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故本题选D。
3. 三焦为:
A.决渎之官
B.受盛之官
C.州都之官
D.作强之官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的知识点。(2)《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B错)。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错)。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A对)。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C错)。”故本题选A。
4. 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脾的运化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的知识点。(2)膀胱的贮尿和排尿机能,依赖于肾气和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C对)。肝的疏泄,主要调畅全身气机(A错);肺的宣发肃降主司呼吸(B错);脾主运化水谷(D错)。故本题选C。
5. 下列脏腑中,主决断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的知识点。(2)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A对);为奇恒之腑,内盛胆汁,消化水谷,但不直接与饮食水谷接触。胃主受纳腐熟水谷(B错);小肠主液(C错);大肠主津(D错);心主血脉。故本题选A。
二、多选题
6. 六腑中胆的生理功能是:
A.排泄胆汁
B.储存胆汁
C.主疏泄
D.主决断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ABD。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六腑的知识点。(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一是贮藏和排泄胆汁(A对、B对);二是主决断(D对)。肝的生理功能有:肝主疏泄(C错);肝主藏血;肝主藏魂。故本题选ABD。
7. 膀胱的生理功能有:
A.升清降浊
B.泌别清浊
C.排泄尿液
D.贮存尿液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CD。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六腑的知识点。(2)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尿液(D对)和排尿(C对)。 升清降浊是脾胃的功能(A错);泌别清浊是小肠的功能(B错)。故本题选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