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招聘服务平台[www.zhaopinya.cn]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许慎
C.朱熹
D.孟子


2.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 
A.正规教育
B.半正规教育
C.非正规教育
D.业余教育


3.“藏息相辅”的含义之一是主张(   )。 
A.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正课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4.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5.“平行教育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分成三水平六阶段,并遵循儿童的发展阶段开展德育。这种德育模式是(   )。 
A.集体教育模式
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7.王老师上班后,担心的问题是“同学们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根据福勒和布朗的理论,王老师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8.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偏爱


9.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担任我国学校的校长,须同时达到下列哪些条件(   )。 
①具有我国国籍②拥有硕士学位③在我国境内定居④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某村儿童王小明,今年9岁,父母觉得读书没有前途,不如在家干活,因而不让他上学,学校老师多次劝说无果。王小明父母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