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显性文化,二是校园隐性文化。下列不属于校园显性文化的是( )
A.校园卫生
B.食堂标语
C.教室布置
D.人际关系
2.( )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A.良好的师生关系
B.良好的硬件设施
C.良好的课堂纪律
D.良好的学校环境
3.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这启示我们为避免遗忘( )
A.组织复习要及时
B.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C.阅读与重现要交替进行
D.要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4.某学生怕猫,先和他谈论猫,给他看猫的图片,再让他远看关着或者拴着的猫,最后让他接近猫,摸猫甚至抱起猫。这一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称为( )
A.系统脱敏法
B.自我控制法
C.肯定性训练
D.示范法
5.师德修养最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 )
A.对教育规律的苦苦求索
B.对教学知识的艰辛积累
C.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D.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多选题
1.以下关于目标评价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结果
B.评价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
C.它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
D.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又容易见效
2.实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A.有明确的目的
B.学生起主导作用
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D.要因地、因校制宜
3.下列各项属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的是( )
A.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变成条件反应的过程
B.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C.通过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D.适当地对学生使用强化和惩罚程序,有利于学习效果
4.下列符合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的是( )
A.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
B.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
C.与父母的关系不再亲密
D.师生关系异常紧张
5.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校园隐性文化是在校园中,存在着一个无形的环境,如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也同样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积淀,成为极具教育意义的隐性文化。
2.A【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有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A【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4.A【解析】题干所述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
5.D【解析】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是师德修养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教师的教育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和信念的重要基础。
二、多选题
1.CD【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认为,评价除了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A 项错误。目标评价模式的评价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在于课程开发的改进。B 项表述错误。
2.ACD【解析】实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包括:(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3)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6)因地、因校制宜。
3.AB【解析】C 项和 D 项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
4.AB【解析】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父母、家庭仍是他们安全的“避风港”。小学老师对小学生的关心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为严格和具有权威性,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师生关系并不是异常紧张的。
5.ABCD【解析】详见《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