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讲到“教,政之本也。”他所指的“教”是道德教化,范围很广,但也包括教育,认为教育应当服务于政治。这体现出董仲舒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属于( )
A.能力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2.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是对( )课程论的评价。
A.经验主义
B.学科中心主义
C.存在主义
D.后现代主义
3.遗忘是个体的一种正常现象,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遗忘观点与“及时复习策略”相一致的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压抑说
4.小林总觉得自己的手很脏,于是经常连续不断地洗手,为此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小林的这种表现属于心理障碍中的( )
A.恐怖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 )
A.职业道德行为
B.职业道徳认知
C.职业道德情感
D.职业道德意志
二、多选题
1.关于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决定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学校教育承担着传递人类所有文化的任务
C.学校教育具有普及、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D.文化影响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
2.以下选项中属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有(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课外作业
D.课外辅导
3.下列哪些属于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
A.信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语言的联合
D.连锁学习
4.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包括( )
A.兴趣
B.需要
C.内驱力
D.诱因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保持身心健康
E.遵守社会公德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教育应当服务于政治”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2.C【解析】存在主义课程理论重视发掘学生的人生价值,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在反对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设置的唯智、唯学方面,带来了新鲜空气。它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精神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故题干所述是对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的评价。
3.A【解析】根据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一般规律,学生有必要采取及时复习的策略,以便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及时复习可以使记忆痕迹得到强化,减少遗忘。所以,答案选 A 项。
4.C【解析】强迫症的表现有:(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手;(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故小林的表现属于心理障碍中的强迫症。
5.A【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二、多选题
1.C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教育内容,教育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整理。因此,A、B 项错误。
2.ABCD【解析】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ACD【解析】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类,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语言的联合);(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B 项命题学习属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因此,答案选 A、C、D 三项。
4.CD【解析】学习动机由多种基本成分构成:学习内驱力、学习诱因、学习自觉性等。(辽宁小学教师资格的说法)
5.AB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