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五四学制”实验始于1981年,由( )主持进行。
A.北师大
B.东北师大
C.华东师大
D.西南师大
2.“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表明教师应具备( )
A.广博的文化修养
B.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D.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
3.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打人毁物、一意孤行的行为,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会在( )后产生。
A.应激
B.焦虑
C.失望
D.挫折
4.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爬山法
C.逆推法
D.算法
5.下列各项中,属于教师“师德底线”要求的是( )
A.不得批评指责学生
B.不得变相体罚学生
C.关心爱护全班学生
D.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判断题
1.课程是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
2.教育叙事研究必须以教育故事为载体。( )
3.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间接兴趣对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不起作用。( )
4.王强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一个人思考问题,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常常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表明王强的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 )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并发布教育政府规章和教育单行条例。( )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五四制实验始于 1981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实验。
2.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君子不仅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而且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D【解析】挫折产生时,儿童会寻找不正当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推诿自己应负的责任,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挫折会使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使一个人减少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失败感、愧疚感和思想负担。
4.C【解析】逆推法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解决方法的问题,数学中的推理运算有时采用这一策略。
5.B【解析】西方发达国家师德建设的共同经验即按照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次由高到低、由抽象到具体来制定师德规范。其中,师德规则具体规定着教师职业行为的底线,在对待学生方面,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就是规则层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二、判断题
1.×【解析】“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解析】叙事研究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3.×【解析】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保持有意注意。
4.√【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因此,根据题干所述可知王强的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
5.×【解析】国务院无权制定并发布教育单行条例,但有权制定教育行政法规。